發布日期:2020-09-14 16:53 瀏覽次數: 作者:admin
情況通報(出于(yu)保護用戶(hu),已對(dui)部分信息做了模糊(hu)處理)
2020年9月4日,山東省農科院某課題組收到我司原銷售趙偉(已于(yu)8月(yue)1日從我(wo)司正式(shi)離職)提供的代測數據報告和發票,愕然發現發票由蘇州夢犀生物醫藥公司而非蘇州科銘開具。
遂與我司核實具體情況。核實情況如下:7月27日(ri)該課題組研究生與趙偉聯系代測事宜,趙偉以蘇州科銘的銷售人員的身份,卻安排該研究生把樣本寄送到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大道99號蘇州納米城西北區02幢402室(蘇州夢犀生物醫藥(yao)科技有限(xian)公司地(di)址),具體檢測情況未知。
我司在核實情況后,首先對上述課題組老師表示歉意,并且承諾以優惠價格幫助其重新進行測定;其次鑒于趙偉已經離職,我司擬尋求合適的處罰措施,包括提起勞動仲裁,收回給其的離職補償金等;最后公開曝光此事,爭取讓更多的用戶知道,不再上當受騙。
我司的試劑盒和代測質量,我司當然負完全責任,但我司絕不愿意掠美友商,替友商背鍋。
友情提醒廣大用戶:試劑盒或者代測質量不靠譜,輕則測定失敗,嚴重耽擱研究進程,被騙財(損失科研經費),重則拿到假結果,據此發表研究論文,一旦被發現,導師被開除,研究生被剝奪學位,被害命(研究生命被終止)!
呼吁用戶:
1. 通過我司官網上公布的聯系方式咨詢我司,
2. 收到試劑盒后聯系我司,確認該批試劑盒是否由我司發出,
3. 確認代測合同是否有蘇州科銘公章,
4. 最重要的是確認發票抬頭和開戶行信息是否為蘇州科銘,
5. 論文投稿前與我司確認是否由我司提供的試劑盒或者代測服務。
提醒友商
測定外包的紅線是測定結果造假,一旦有用戶被造假,并且被發現,被開除,被剝奪學位,用戶絕對不會善罷甘休,必然堅持揭露,你就會徹底喪失信譽,被所有用戶抵制和拋棄,關門大吉。
附錄:幾封郵件(原文照抄,僅僅去掉了具體折扣和兩個前員工的具體名字,其余未作改動;其中1、2、4三封郵件迄今未收到回復,3收到了回復,但是未征求到該主人的同意,暫時不能公布)
1. 2020年9月8日9:21,趙林川發給張彩霞(張彩霞系我司原銷售人員,2018年離職后創辦蘇州格銳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)。
這封郵件是寫給王黔的。因為部分內容牽涉到你,所以覺得也應該與你分享一下,或者對你也有一些參考價值呢。
2. 2020年9月7日11:59,趙林川發給王黔(王黔系我司原色譜部門研發人員,2019年離職后創辦蘇州夢犀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)
改了幾個字,顯得嚴謹了一些。重新發給你。以后與用戶溝通,與經銷商簽協議,你都要更加嚴謹一些。此前你在我司時,與用戶溝通就不夠嚴謹。
王黔你好!再三斟酌,我覺得還是要把心里話告訴你。能否聽得進去,那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。
1 關于你偷走我司色譜測定技術資料和部分用戶信息,創辦公司與我司直接競爭一事,我個人雖然覺得不爽,但是有蘇、張二人類似的事例在前,倒也能夠理解和接受。
2 在上述情況下,你居然能夠提出與我司合作,請我指點并且分一些單子給你司,真是出乎我的預料之外,我都忍不住有點佩服你了。至少臉厚這一點你比我強得多,也比你的師兄蘇艷孟和師姐張彩霞要強。
3 在我不與你計較的情況下,近期你背著我做了不少小動作,各種碰瓷我司,甚至勾結趙偉,不僅把我司老用戶介紹給你,而且還忽悠用戶是我司接的單,直至用戶看到發票才發現有詐。
4 測定外包行業有其特殊性,作為廠家又明顯不同于經銷商:只有高效率(lv)地為用戶提供可靠(kao)、真實的測定數據,才能真正長遠贏得用戶的信賴。你和蘇對此一知半解,卻熱衷于各種營銷手段,甚至不惜碰瓷,幾乎是不可能贏得用戶和經銷商的長期信賴的。
5 蘇和你都是通過不法手段從我司偷走技術資料和用戶信息的,你們必然會擔心員工將來同樣對待你們。員工這么對待你們,不會有心理負擔,因為你就是這樣的人啊,員工只是有樣學樣,不讓自己的老板專美于前而已。
一個員工和老板嚴重相互不信任的公司,怎么會有競爭力?
此前我曾經當著你的面評價張:當公司要求銷售人員刪除掌握的配方,而張決定偷偷留下配方時,張的心就壞了,此后我司如何對待她都是合情合理的;如果她不創辦公司與我司直接競爭,我還沒有辦法懲罰她,更加沒有辦法讓她把從我司得到的所有利益都吐出來,甚至加上利息。
想不到,濃眉大眼的你,居然同樣偷偷保留并且帶走了色譜測定技術研發資料和用戶信息!
楊XX到了張的公司,張XX到了你的公司。
楊是因為做假被我司辭退的。
張是因為太自私,去年12月份焦做售后半個月,在算提成時張不僅沒有主動提出來分一半給焦,甚至在我提出來后還讓我問焦做沒做售后。焦可是力挺張做研發,很照顧其利益的。張會這么對待焦,我感到很寒心!
挺好,都是心術不正的前員工,至少都是我不要的員工,分別加入你們的公司。開始可能抱團,長期沒有利益,要吵架,或者有了利益,分贓不平,更要吵架。
我很期待聽到張或你被楊或者張算計了的消息,當然反過來楊或者張被你們算計了,我同樣開心。
你的創業,在某種程度上大大減輕了張的格銳思對我司的破壞作用,因為你們相互之間更類似,因此競爭更強。
那么你和張彩霞能否合作甚至合并呢?人品和利益決定了不會,至少不會長期合作。
據說趙偉每給你介紹一單,你給他Y的回扣。你也太小氣了,我司給經銷商至少X的折扣,據說張和你給經銷商的折扣還要大得多。趙偉為此搭上時間、精力和信譽,給Y,你讓趙偉怎么死心塌地幫你啊?聽說趙偉也要開公司,做經銷商了。
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,也可以一直欺騙某些人,但是無法永遠欺騙所有人!
搗鬼有術也有效,但古往今來未有以此成大事者(魯迅)!
貪、蠢、慘三部曲:人一貪,智商就下降,開始變蠢了;人一蠢,就開始膨脹,昏招疊出了;人一出昏招,就會被社會教育,只能收獲悲慘下場。
以上都是我的心里話,就算作上次你請我指點你的簡單回復吧。
祝你踏踏實實做好研發和用戶維護,成為與我司相互競爭相互促進的友商!
3. 2020年8月28日9:47,趙林川發給趙偉(趙偉我司前銷售人員,于今年8月1日正式離職)
趙偉你好!
轉眼間你從科銘辭職已經快滿一個月了。
聽徐、鐘和李等介紹,這一個月你先后做了下述與我司有關的事件:
1. 把用戶轉介紹給王黔,并且收取Y的介紹費;
2. QQ密碼修改;
3. 挑起用戶對預付款的疑慮;
4. 討要7月份你的工資。
當然可能還有我們暫時還不知道的其它事。
如果上述事件屬實,那么未免讓我對你有點失望了,因為我相信了你承諾的“好聚好散”。
你之所以做出上述事件,無非是為了泄憤,或者謀利,甚至兼而有之。
如果說是為了泄憤,那么請問你哪兒來的對我司或者我的憤?
與你上一家公司相比,我司和我對你怎么樣,難道你真的沒數嗎?
一來就做代測主管,后來讓你做終端銷售;真心實意教你各種知識和技巧;
在你拍著桌子吼著要辭職的情況下,按照辭退處理,以便給你離職補償;
在離職協議中講明你的7月份工資待你協助公司收回你負責的單子費用后再付給你。
也許你辭職,我沒有誠懇挽留你,是你唯一可能對我不滿的地方吧?
但是員工辭職,我從來都不會挽留的,不只是對你一人如此。
再說了,你做的這些,可能會給我司的銷售工作,尤其是老用戶造成一些困擾,但是根本就傷不到我們。此前孟、張、王等都做過,而且在繼續做,做得比你還厲害,但是真正傷到我司了嗎?
如果說謀利,那么與你付出的時間、精力和信譽等代價相比,你從王黔那兒拿到的Y介紹費,實在是得不償失,同時也無法支撐日常開銷。
何況,我司總比王黔他們強吧,我司給經銷商的折扣可是X呢?
你寧可從我司辭職,也要去拿王黔給的Y?又不交社保?
此外,用戶問起,我司簡單回答:
“不知趙偉原來是怎么對您介紹我司的,現在離職了,他又這樣介紹我司,必然有一個說法是謊言,老師你愿意信任一個說謊的銷售人員嗎?”
當然,你還可以說當初沒有看出科銘是這樣差的公司。那么反過來說明你笨啊!一個這么笨的銷售人員,作為碩士以上的科研人員會愿意與其打交道嗎?
勸勸你,今后的職業生涯還長著呢?要維護好自己的形象,互聯網是有記憶的。再說了,你這么做,讓當初介紹你進公司的嵇很尷尬啊!以后誰還敢推薦你啊?
要說你目前最該做的,我建議利用這段時間,冷靜地梳理、反思一下前兩段工作經歷中的得失,尤其是個人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,為開始新的職業階段奠定良好基礎。
以上都是我的心里話,能聽進去多少,聽天由命吧。不過我總相信你只是一時糊涂,本質上并沒有那么壞,也沒有那么笨。
4. 2020年7月31日10:49,趙林川發給張彩霞
彩霞你好!
近兩年來冷眼旁觀小蘇和你玩出的種種花樣,挺好玩。
只是你能否給小蘇講一下,能不能不要裝模作樣地談測定的技術問題?
就他寫的技術文章,尤其是最近的那篇《酶活試劑盒,您選對了嗎》,
不僅用詞、語法和邏輯一塌糊涂,而且專業知識和概念更是牛頭不對馬嘴,錯誤百出,自相矛盾,充分暴露了作者根本就不懂測定技術。
本來或者有一些貪便宜,或者隨意的研究者還會上你們的當,這樣的技術文章一出,連他們也不會再上當了。
作為你們的前老板,我都覺得丟人。
對行業的深刻理解(測定本身、用戶和競爭)才是最根本的競爭力,
渠道惡性推廣(降低格局,增加成本)、大折扣引誘經銷商(貪婪無底線的雙方能長期合作嗎,必然狗咬狗)、低價吸引用戶(利潤薄導致無發展后勁)、
虛假技術申報專利、忽悠式售后(用戶終究會明白過來,放棄這樣的公司)終究是飲鴆止渴!
不過你不會明白,即使明白了也無法做到。
可惜了,你把一手好牌都打爛了!
一個人憑運氣賺來的錢,終究會憑實力還回去,通常還加上了巨額利息。
原來我覺得是小蘇帶壞了你。后來我才慢慢明白根子還是在于你自己的膨脹和貪婪。
自從你不按照公司要求刪除掌握的試劑盒配方開始,就注定了你遲早會走上這條路。
小蘇的出現,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而已。
此前的兩封郵件你沒有回復,我居然還會給你寫這第三封郵件,我也覺得奇怪呢。